从一座城,看一作“承”
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梁溪区总工会 字号:[ 大 中 小 ]
想这个标题,让我突然想到了去年无锡中考的作文题目,但今天不讲无锡,而是无锡对面的一个江北小城---泰州。端午前夕,爱人无意中在网上刷到泰州姜堰的大炉烧饼,遂决定端午自驾去泰州,刚开始以为只是为了吃一个普通的烧饼,直到驱车两个小时达到目的地,当进入店里的那一刻,自己的心灵还是被深深的触动。
大炉烧饼在姜堰已有200多年历史,创制于清代。位于泰州姜堰城区的郭二大炉烧饼店已经开了20多年,2025年春节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 ,是当地唯一还在用传统火烤技法制作大炉烧饼的店铺,每天天不亮就有人赶来排队,只为吃一口热乎乎的散发着浓浓麦香味的大炉烧饼。店主已经做了40多年的烧饼,是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堰大炉烧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烤饼的大炉是一口砌在墙上的沙缸,直径1.3米左右,师傅要把炉膛壁烧到近200℃,再用麦草杆压低明火,留有整团的无烟红火团,这时就可以贴饼了。贴饼是最考验功夫的一道工序,只见他单手托两张饼,快速探身进入炉内,将饼按压在炉内,平均8分钟入炉70次,贴满140个烧饼;店里每天要制作15炉烧饼,一天下来,贴饼师傅入炉1000多次。因常年在高温下贴饼,师傅的双臂已布满火斑;而眼前的这位贴饼师傅据了解是店老板5年前收下的唯一的徒弟——1993年出生的潘师傅。虽然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贴饼的技巧,但在店主郭师傅看来,徒弟烘烤烧饼的技艺还需要不断增进。潘师傅双臂布满了火斑,却从没想过退缩,他说,“都习惯了,只想把这门手艺学好。”
吃完早饭,开车来到位于泰州老城区的梅园,走进梅园,这里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纪念园区,处处都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园内的建筑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飞檐斗拱,在绿树繁花的环绕下,显得格外清幽宁静。每一间展厅,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梅老的艺术人生和爱国情怀。从他的成长历程到艺术成就,从他的舞台风采到生活点滴,让我看到了梅老如何让中国戏曲走向了全世界。
从梅园出来,来到了泰州的地标建筑“望海楼”,泰州古称“海陵”,几千年前这里还是靠海的一座小城,现在的望海楼旁边,是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凤城河,因泰州城市形状像一只凤凰,所以泰州也被称为“凤城”,千亩水域绕城四周,是江苏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如果把泰州凤城河比作一把精美的折扇,那么梅园、桃园、柳园就是折扇上独一无二的风景,孔尚任的传奇笔触、柳敬亭的高歌低吟、梅兰芳的万千风姿,三大“美人”在凤城河畔流光溢彩、珠联璧合,同时也使戏曲融入了普通泰州人的血液里,并上升为一种城市的气质,令泰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显出其特有的魅力来。
午饭过后,来到了有着“淮左第一园”称号的乔园,这座小巧玲珑却又蕴含着无尽韵味的园林,宛如一颗隐匿在尘世中的明珠。踏入乔园,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精致的江南梦境;园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池沼相映成趣。随后来到泰州市博物馆,它拥有古代书画、明代服饰、六朝青瓷等各类藏品近万件,尤其是明代服饰技艺令我印象深刻。
傍晚时分,漫步在泰州老街,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店铺,我品尝着泰州的特色美食黄桥烧饼,感受着泰州独特的饮食文化。老街上有个早茶博物馆,从早期茶社使用的陈旧桌椅、历经岁月的煮茶器具,到详细记录不同时期早茶风俗变迁的文献资料,无一不让人感受到早茶在泰州人生活中的厚重地位。老街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如木雕、剪纸、面塑等。看着工匠们专注地制作着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我不禁为他们的精湛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赞叹不已。
沿着凤城河游走,遥望望海楼的庄严肃穆,聆听梅兰芳纪念馆的曲韵流香,醉心桃园桃文化的烂漫柔丽、感受柳园的疏落清幽,品味老街的热闹繁华,美丽的风景在凤城河边一一展开,如一幅烟雨蒙蒙的水墨画,风情妩媚,顾盼生姿。沉醉在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让我看到泰州这座长江边的江北小城,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传承”,在柳园、桃园、梅园,让我看到了国粹戏曲的传承,在望海楼、泰州博物馆、老街让我看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在姜堰和泰州老城,让我看到了非遗美食的传承,正是有了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传承,才能让我们了解古代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他们平凡且伟大!此时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和泰州这座城市的故事,这里要提到一家当初在全国知名的泰州企业---春兰集团,我的父亲是一名国企电工,80年代他曾代表他所在的单位去泰州春兰集团培训学习制冷技术。父亲在春兰集团学习完制冷技术结业之后,回到单位,当单位任何制冷设备出现问题时,父亲总能苦心钻研,并一一应对,我的父亲虽不是劳模,但是每当看到他对待工作的那种兢兢业业、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态度的时候,他一直是我心中的“劳模”、“工匠”,父亲的这种工匠精神,一直指引我人生的前进方向。如今父亲已经退休,却时不时向我提及泰州培训的这段经历,从小对泰州的记忆源于父亲口中的讲述,现在终于来到了父亲口中经常提起的这个地方……
晚上去泰州的留芳茶社吃了“晚茶”,相较于扬州早茶的“价高且清淡”,虽然二者同是淮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州早茶飞入寻常百姓家,更追求刚出炉、刚出锅的这一口满足。吃完便驾车返回无锡了,结束了一天充实的旅程,期待着下次带父亲故地重游。(柴硕)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