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中国足球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时间:2025-03-13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工人文化宫阵地建设部       字号:[ ]

  深夜回看着2月18日的U20亚洲杯中国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1比2的比分下,蒯纪闻那脚凌空抽射依然让我眼眶发热。二十多年前的我,在电视机前为国足出线而欢呼;此刻的我,依旧在电脑屏幕前为这些孩子的拼劲而哽咽——中国足球的路从来崎岖,但这一次,我分明看见了破晓的微光。  

  我们曾是最矛盾的球迷。骂过“白斩鸡”,砸过电视,却在哨响时依然攥紧拳头。2001年于根伟送国足进世界杯时,我以为这是起点,不料竟成二十年唯一的巅峰。亚冠荣耀如昙花一现,归化政策沦为笑柄,更衣室里官员的咆哮比战术复盘更刺耳……那些年,中国足球像辆失控的卡车,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转机总在至暗时刻降临。2023年的足坛反腐风暴,把陈戌源、李铁等名字钉上耻辱柱。朋友笑称“反腐片比比赛精彩”,可正是这场刮骨疗毒,让死水泛起了涟漪。新足协将青训基地扩至2500个,踢球的孩子突破50万,校园联赛里奔跑的身影,泰山U17少年雨中鏖战的执着,都在重塑这片土壤。  

  这场和澳大利亚的比赛是最好的见证。面对轮换九人的澳大利亚,我们开场20分钟连丢两球。若是从前的国足,早已兵败如山倒,可这群平均19岁的孩子硬是挺直了脊梁。蒯纪闻那记凌空抽射,让我想起2002年杨晨的远射——同样果敢,同样滚烫。下半场毛伟杰头球擦柱而过,彭啸抢断如猎豹突袭,终场哨响时他们拥抱鼓励的模样,比胜利更珍贵。  

  这支U20流淌着改革的血脉:蒯纪闻来自鲁能足校,王钰栋留洋西班牙三年,刘诚宇出自恒大梯队……他们脚上的伤疤,丈量着中国足球爬出深渊的刻度。十年前俱乐部梯队凑不齐11人,如今山东泰山U17能让14名少年挑大梁;过去青训是政绩工程,现在每个地级市都有了标准球场。  

  失利暴露了年轻球员的经验匮乏,但深圳雨后的晴空下,瑕疵掩不住澄澈。当资源向青训倾斜,当腐败毒瘤被铲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些失误终将成为成长的垫脚石。深夜弹幕飘过一句话:“他们输掉今天,但赢得了明天。”  

  关掉电脑时,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儿时曾见过的雏鸟学习飞翔的画面。它一次次跌落又振翅,羽翼未丰却敢直视朝阳。中国足球何尝不是如此?那些在反腐浪潮中重塑的规则,在青训基地挥汗的孩子,在深夜为蒯纪闻落泪的球迷……所有微光汇聚,终将照亮漫漫长夜。  

  也许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我们会看到蒯纪闻和王钰栋身披国旗征战赛场;也许十几年后的世界杯,这批孩子中会诞生中国的孙兴慜或久保建英。但即便这些憧憬未能全部实现,我也依然坚信——当改革的种子深埋土壤,当热爱的火焰永不熄灭,中国足球的光明,终将穿透漫长黑夜,照亮每一个等待黎明的人。(叶博华)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