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跑步
时间:2025-03-0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沈晓萍
写下这个题目,着实把自己先吓了一跳。因为大抵写这样文章的人,肯定是一位运动健将或是一位坚持数年的跑者,有着丰富的运动经验或众多的人生心得。而我完全是“小白”。
说来好笑,我的跑步原动力其实来源于一款智能运动手表。我自小因为体育课成绩中等不拔尖,一直对自身的运动能力心存“技不如人”的羞耻感。类似短跑等竞速项目更让我心生胆怯,生活中没有任何运动健身项目,“龟息不动”是为舒适常态。言归正传,一枚手表让我“动”起来,内因归于“情”。这份生日礼物开始时并不让人惊喜,甚至有点“驴头对马嘴”,被冷落许久没有拆封。而送我礼物的家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时不时会约我出门散步,慢慢地竟然把那个“懒散不动”的我带起来了,最起码一周出门“走一圈”,也算被列入“运动一族”了。她居然还提要求,说她有同款同色表,需要我戴上随时保持“对表”状态。哈哈,“被迫”戴表陪走、“被迫”晨跑锻炼、“被迫”体验智能科技,感情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我很珍惜这份真心。
当然,坚持长期跑步还需要另外的支撑。这些支撑力涉及人生哲学、时间规律、理想信念、自我超越等等。而我觉得“跟风跑”也是一种自驱力。不知从何时开始,跑步成了“全民运动”新时尚。神奇的“朋友圈”就像个奥林匹克颁奖台:那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领导、年事已长的同事、腼腆社恐的朋友,居然都是跑步达人、运动健将,他们每天晒出的数据令人叹服、让人心生羡慕。“见贤思齐”说的是身边榜样的力量,身边朋友同事的“生动实践”和“累累战果”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不用扬鞭自奋蹄”,我这样的凡人似乎一下被点亮了、激励到了。朋友圈真是一个能量场啊,虽然我只能甘当“潜水运动员”,但跑者总能找到共情点。比如在某个重要日子仪式性开跑、当日跑量的纪念寓意、停跑的焦虑与自洽……屏幕前的信息,我不认为是“炫技显摆”,而是坚持者的“日常记录”与“自我激励”。他们的坚持与努力给人以感动与致敬,也给人以温暖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跑步,不光是运动,也是人生。我们可以选择直奔终点的“竞速时刻”,也可以选择走走停停的“漫步徐行”。先跑起来再说,累了就修整,慢了只要别停,保持自己的“节奏”向前再向前。用行动去感受“生命的流动”和“自己的存在”。随时间去证明“人生节奏无常”和“境遇过眼云烟”。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