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乡关何处是

时间:2024-10-1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张世胜  

  前段时间,我们到单位的结对帮促村走访调研。在村里,我们与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村里情况,共谋发展之计。村支书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村的情况。这个村距县城相对较远,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全村面积6.7平方公里,有20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人口3500多。村里没有集体经营性资产,村级经济薄弱。

  村干部介绍,村里积极响应政府的“藏粮于地”号召,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方式,将原本零散的小田整合成连片的大田,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保证了粮食的稳产高产。目前,村里已经完成了高标准农田一期项目,二期项目也正在实施中。整治好的农田由村集体集中流转,发包给农业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耕种,而村民们则享受着土地承包带来的收益,大多不自己种地了。

  我们沿着一条乡村柏油路参观高标准农田。这里土地集中连片,道路四通八达,田垄整齐划一,沟渠纵横交错,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农机作业的条件,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广袤的田野里,水稻已经播种完毕。悠闲的白鹭在田地里自由捕食,与周边的农房、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图景。

  当我们路过村庄时,发现这里很安静,人不多,偶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房前屋后打理着蔬菜。我们了解到,这个村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人口占30%,现在村里居住的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到城镇居住和务工,追寻着更为现代和便捷的生活方式。这些村庄,或许正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和记忆。我突然陷入了沉思:假使若干年后,村子里的老人们老去之后,这些分布于田野里的自然村落将何去何从呢?这些作为乡村的载体会不会自然消失呢?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倚山而建、倚水而居,形成了一个个自然村落。人们在这些村落繁衍生息,形成了特有的乡音、乡情、乡愁。

  古往今来,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它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们的记忆之中,挥之不去。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亦或是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都表达了对故乡、故人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跨越时空的纽带,它将我们与故乡紧紧相连。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乡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出行的便利、通信的顺畅、就业的多样以及人口的流动,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人们的出生、学习、生活、工作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对故乡的概念和记忆或许也变得不再那么深刻。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家族意识逐渐淡化,亲戚关系也变得更为简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自然村落和乡村学校因为人口的原因已经整体搬迁整合。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和学习,使得家乡变成了故乡。乡村里留下的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孤独。每年长假期间,高速公路上那如候鸟迁徙般的大流动和大堵车场景虽然壮观,但也充满了无奈和辛酸。一位网友在回乡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村无烟火只剩房,小路冷清荒草长。儿时玩伴今何在,各自漂泊在他乡。”虽然有些伤感,但也反映了部分乡村的现状。不由得想起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取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在,各地都在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有的乡村已经出现了人口回流的现象,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这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画卷一定能够实现。那时,我们将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感受那份久违的纯朴和乡情。乡关何处是?或许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那份永恒的乡愁里。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