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观山,悠然随笔
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 字号:[ 大 中 小 ]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看山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看山是山是形成主见,是《皇帝的新衣》里孩子“他什么也没有穿”的童真,是恨了就骂、痛苦了就哭、高兴了就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无拘无束和无所顾忌。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是吴书记在上月观山随笔《看开“八九”是真谛》所讲的“坚守责任”,尽管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中,所以责任在身,要“讲好自己不愿意讲的话、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见好自己不愿意见的人。”
第三层看山还是山是回到初心,是明白山水始终是山水,只是不同的心境赋予了它们不一样的景色,也即看懂一切看透一切,懂得知足,不追逐虚妄和名利。
私以为还有第四层——看山无山,看水无水,达到超然洒脱的境界。
山爬多了,不再执意攀登每一座山峰,不再渴望一味成功,只是去做,享受过程。水涉够了,不再执意蹚过每一条河海,不再追求空泛成长,只是去做,活在当下。看山无山,看水无水,相信自己的骨骼肌肉就是天下名山,自己的气津血液就是天下胜水。看山无山,看水无水,只因山水在心中,所以自己的一生一切才真的开始。
像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所塑造的诗仙李太白那样,努力追求想追求的,坦然放弃该放弃的,面对人世万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人生在世不称意”,无所谓,“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得意须尽欢”,嗨起来,“莫使金樽空对月”。(王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