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观《隐入尘烟》有感

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字号:[ ]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全网热议的电影,叫《隐入尘烟》,全剧没提一个苦字,却苦出了天际,全篇不谈爱,却爱入血液!它很压抑也很无奈,苦到无法言说的剧情,不像一部纯粹的悲剧,还可以歇斯底里地痛哭去释放些许苦闷,它那平静的叙述,朴素的画面,就如同一部真实的纪录片,没有跌宕的剧情,只有接踵而来的苦难,让人只觉如鲠在喉,想要嘶吼,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看完后内心更是久久无法平复。

  观影中,我既被马有铁和贵英这两位主人公的善良勤奋、自强朴实所打动,又为他们的贫苦困顿、病痛坎坷而心酸,他们是那么的卑微,都被各自的家庭所抛弃,但是两个苦命人组成了家庭,两颗善良的心也温暖了彼此,后面的日子就算苦难但总算有了希望。他们开始盖房、养鸡,耕耘、播种,想着相互搀扶着走完余生也不失甜蜜。

  可最残忍的莫过于拥有之后再失去。麦子丰收了,房子盖好了,鸡下蛋了,贵英却意外逝世了。家中的红双喜还未褪色,夫妻俩就阴阳两隔。马有铁又成了一个人,可到处都有贵英的影子,时刻提醒他拥有过,却又骤然失去。最后的他卖光了粮食,还清了债,放生了驴子,吃下一枚鸡蛋也只为压下农药的苦,可人间太苦了,他的房子也被拆除,就这样,随着房屋倒塌,尘归尘,土归土,一个苦命的人最后一丝在这世间存在过的痕迹也被抹掉了。他们像麦子一样,努力从泥土里挣扎爬起来,可生活没有给他们希望,他们生于泥土,又回归泥土,变成了尘,变成了烟,仿佛从来没有存在一般。

  我不禁想起电影里印象最深的这样一段话:“对镰,麦子能说什么?对来啄食它的麻雀,麦子能说什么?对磨,麦子能说什么?如果它有幸成为了种子,麦子又能说什么?”这段话是这么发人深思。把麦子换成我们,对各种人生命运,不管所谓好的、不好的,我们是不是能安之若素的完全接纳、承担呢?

  世无桃源,很多事出于没办法,很多人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欠缺了一点运气。人生从开始到结束,幸福到总是与窘境无缘,虽值得恭喜,但也少了一些磨练。当我们能从这些苦难中体会到他人的无奈,未来才能更好的走下去。我想只有去充分理解他人的不易心酸,我们才会更加具有同情心,更会懂得感恩。我想这种感受会时刻醒自己对待他人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不耐,多一份理解,少一丝抱怨,要更加的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这部电影歌颂了艰难生活中善良勤劳的美好人性,直面农村建设中共同性与个人性的和谐发展,引起人们对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关注思考,虽然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还远不到停下来歇歇脚松口气的时候。因为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民生问题仍然存在着短板和不足,那句“麻绳专挑细处短,厄运总找苦命人”总是让人心酸,那么在未来我们就必须要加紧速度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实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只有这样,我想才能让那些一年四季默默耕种,辛苦灌溉、积极收获的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毛传亮)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