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运河情怀,兴文化自信
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 字号:[ 大 中 小 ]
最近观看了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融厚重家国情怀的年代剧《运河风流》,大运河里埋着历史,藏着乡愁,是运河人流动的血脉,更是纵观古今的时代密码,见证历史,记录往昔,更崇尚新生。千年来,人工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连通五大水系,串起四通八达的漕运交通,也承载着沿线城市的历史。
一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运河流过的二十一座城市中就有我的家乡——无锡,看着电视剧,不禁想到了无锡的运河文化。漫漫历史长河中,无锡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荣、因运河而欢,运河文化精神在形成发展的进程中,为城市诞生积淀价值认同,为城市繁荣提供动力元素,为水系变化给予科学支持,为经济发展带来革新思想,为文化融合注入人文滋养。从原无锡政协副主席孙志亮的《保护传承利用中国大运河》中了解到,无锡明清两朝出了200多名进士,占全国近六分之一。从无锡“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一里路上十进士”、“一门五博士”,都被传为佳话。崇文重教、诗礼继世,既是无锡运河的底蕴所在,也是运河文化精神塑造形成的先决条件。
无锡工商文明源远流长,大运河穿城而过,才有了无锡“龟背城”的吴地风光,才有了“米布丝钱”四码头的无锡繁华,才有了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崛起和发展。从三致千金的范蠡到富甲一郡的“四巨室”到“江南三豪富”再到“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荣氏家族,无锡商贾们在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一方功能的支撑下,经商有法、致富有道,形成了规模庞大、代代传承的锡商群体,源源不断的成功创业案例。
山水自然、底蕴丰富,山在城中,城在湖边,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工商文化历久弥新,运河精神生生不息。而今,无锡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宜居宜业的山水城市,最要感谢、感恩的就是中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先行者和践行者们。最是江南风华景,大运河从古流到今,浓缩了运河两岸的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见证了吴风锡韵的锡城改革创新和日新月异。千年古运河,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一座座牵系时光的桥梁,更有等待发现的无尽文化宝藏。今后,我们要更好的挖掘依托、活化利用运河优势资源,讲好运河的无锡故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商会友、商文并进。让运河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无锡人民的美好期盼,源源流淌,万年不息。
近日,我们党小组统一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徐庆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