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随想
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办公室 字号:[ 大 中 小 ]
初到瑞金,第一印象是来到一个山峦环绕的小城,武夷山脉的雄峻筑成它天然的城墙,绵江河的悠长滋养它丰沃的土地。清晨从窗前眺望,阳光洒满街头巷陌,人流车流熙攘,一派热闹气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地处隐蔽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瑞金古时因“掘地得金,金为瑞”而得名,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那段历史再次证明瑞金是祥瑞之城。在井冈山根据地面对国民党军队多次“会剿”的严峻形势下,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途中面对敌人穷追不舍的围追堵截,红四军几乎陷于弹尽粮绝,九死一生之际在瑞金以北大柏地伏击了敌人,夺取了离开井冈山后的首次胜利。陈毅在描述大柏地战斗时写道“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数年后,毛泽东从宁都回瑞金途经大柏地时,恰遇雨后的天空挂着一弯彩虹,不禁吟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名句,就连看到土墙上累累的弹孔都感觉“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诗词中回忆峥嵘岁月的豪情,让读者们也心潮澎湃。经过大柏地之胜,红四军一转颓势,乘胜而进,逐渐建立和巩固了赣西南、闽西苏区,并进而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我们党探索治国理政的最初实践。瑞金因此曾改名为“瑞京”,成为“红色故都”。
瑞金是革命的祥瑞之城,绝非偶然天成,关键在得民心。在瑞金,党开展土地革命,夺取了地主富农的土地,并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全苏区实行土地登记,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耕者有其田正是农民的命脉,此时瑞金老百姓革命热情高涨,为红四方面军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著名的“八子从军”故事,讲的就是瑞金有位杨荣显老人,八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八个儿子奋勇上战场,先后壮烈牺牲。瑞金还有个华屋村,当时仅有43户居民,但家家都将青年送入红军队伍。为了给家人留个念想,他们每人在山上种一棵松树。从那一天起,种一棵代替自己守望故乡的松树,留一份遥相呼应的思念,成为华屋男儿参军离乡时约定俗成的规矩,如今山上的青松早已直耸入云、郁郁葱葱。当年红军以少数兵力打破国民党军数次“围剿”,老百姓的毫无保留的支持无疑是最坚固的堡垒。
真理如金子般珍贵。在瑞金,面对前无古人的革命事业,面对初次建立的红色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真相、探寻真知、检验真理的法宝。早在江西期间,毛泽东就开展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目的都非常明确,针对性也很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建立以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治理国家的探索。人民政府如何管理,苏维埃政权如何运转?面对这些陌生的新问题,毛泽东认为,必须找到一些典型经验,推广一些基层好的做法,这才有了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毛泽东调查期间他亲自做记录,结束后又亲手撰写调查报告,他说“要自己当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这些翔实的一手资料,不仅为决定当时的革命形势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后世研究中国农村和城镇的经济、政治和各种社会状况,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山一程,水一程,自瑞金往东越过武夷山脉,过长汀,到古田,便是党确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正是在这里,毛泽东结合实践创作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一群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革命的人;有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革命便如燎原的星火般,迅速席卷赣西南闽西乃至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哪怕“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甚嚣尘上之时,星星之火依然顽强。从瑞金出发,红军踏上西行的路途,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书写了镌刻在人类史册上的光辉足迹。
瑞金,不愧是中国革命的一块宝地、蕴含红色资源的一座富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一方沃土。(丁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