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牵风记》读后感

时间:2023-02-28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       字号:[ ]

  《牵风记》是现代作家徐怀中的长篇小说,2018年发表于《人民文学》,2019年获第十届矛盾文学奖。小说以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女主角汪可逾投奔光明却在19岁不幸牺牲的故事。小说写的的比较简单,写了战争年代三人一马的故事,文化教员汪可逾冰清玉洁,自然天成,团长齐竞难以摆脱心里的阴影,郁郁终生,骑兵通信员曹水儿有放有收横死可哀,老军马滩枣忠心护主得道升天。故事简单,导致有人对它获茅奖有点想法。其实这本小说给人的感觉不一般,其中蕴含的人性冲突、战争残酷、浪漫理想让人深思。

  齐竞留学日本,能文能武,儒将风范。一眼认出汪可逾怀中的古琴是宋琴,既能对古琴的出处、指法、曲目如数家珍,随口吟出白居易的诗;也能在战场上当断则断,在没有绝对把握时拿出必胜的决心,有“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样的英雄气概,却受传统影响,对汪可逾跳崖未死被俘,是否被当地团练武装糟蹋的事情耿耿于怀,最终导致一曲战地恋歌化作清风而去,让人唏嘘不已。

  通讯员曹可水,没有文化,爱憎分明,富有同情心,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好色。

  文化教员汪可逾,汪可逾聪慧,艺术修养很高。对人没有防范之心,心地单纯,纯洁的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翡翠,也像杨过的小龙女。他非常崇拜齐团长,团长的讲话她能整段的背诵,并把团长的话当成标语,写在墙上。她的这种崇拜,使她深深爱上了齐竞,但在自己跳崖未死受重伤被俘之后,对齐竞看似关心、实则咄咄逼人的问话怒不可遏(齐竞受封建思想,觉得女人的贞操比生命都重要,他想要么救出的是一个洁白无瑕的汪可逾,如若不然宁愿救回的是一具尸体),汪可逾觉得齐竞玷污了纯洁的爱情,断然与齐竞分手。

  就这样,他们三人都是不完美的,都存在遗憾,正是这种遗憾,才成就了小说。因为如林清玄所说的那样“所有的缺憾都是成全”。生活也是如此,太多的阴差阳错导演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多少次月圆月缺,也扯不断那一世情缘。小说的结尾,晚年的齐竞,终于用一声的忏悔为汪可逾,写了一篇墓志铭--《银杏碑》。随后这样一个了无牵挂的老人,服下了自己以为是安眠药的维C片,离开了这样充满太多痛苦和幸福回忆的世界。

  这时我又想到了路遥《平凡世界》中的田小霞。因为中学时代的我也曾为田小霞的死痛苦了一场,静坐了一天。我想不仅我会如此,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流泪和难过,因为这就是经典,这就是人性。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窝在家里读到这本书,也算是徐怀中老先生给我们的馈赠吧。(李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