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总工会五年工作成果

(2003-2008年)

时间:2009-8-18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文/贡 慧

  五年来,在市委和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无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宏观参与取得新进展,服务全局做出新贡献,维权机制建设创造新经验,工会工作创出新业绩,先后创造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作经验,破解了一系列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难题,成为无锡改革开放以来工运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1.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全过程参与全市企业改制、分流安置职工。共参与了全市1013家企业改制,理顺职工劳动关系23万人,分流安置职工10万人,指导协调企业建立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327家,帮助指导基层工会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等900多家,较好保证了全市改转制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基本稳定。

  2.推进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设,全市有829家企业建立了职工董事制度,有职工董事829人;1352家企业建立了职工监事制度,有职工监事1581人。

  3.审批新建职工持股会23家,审查核准调整职工持股会股金86家,审核审定撤销职工持股会26家,有效地确保持股职工在股权转让、受让中经济利益不损失,民主权利不受侵犯。

  4.在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中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市总工会授予30个工程队“工人突击队”称号,授予在工程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35名同志“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5.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培训职工2万名;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4520项、技术革新6400多项、新技术开发应用2412项;围绕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2.84余万条,其中35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被全国、省、市评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6.在全市窗口服务行业开展“服务创新、服务创优”立功竞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良好职业道德、行业岗位特色、锐意开拓创新、业务技术高超的服务行业职工队伍。全市200个班组、200名个人被评为“五一示范岗”、“五一岗位明星”。

  7.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评选各级“工人先锋号”250个。实施“无锡市金牌工人培育三年目标”,评选表彰20名无锡市金牌工人。

  8.组织职工开展技术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大批优秀职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五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共组织开展78个工种(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参加职工达5万余人。全市新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3.5万人,10万余名职工晋升了一个技术等级,超额完成了省、市政府高技术人才培育目标。

  9.开展“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和“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联合市科协共同开展了“女职工科技创新成果申报评选”活动,5个项目获一等奖;10个项目获二等奖;16个项目获三等奖。参加建功立业工程活动的女职工达3.44万余人,涌现出2101个先进女职工集体、242个“五一”巾帼标兵岗、4379名先进女职工、516名“五一”巾帼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10.评选表彰全国劳模14名,省劳模94名,市劳模302名;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6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5名,省五一奖状20个、省五一奖章59名、省荣誉奖章24名;评选表彰市五一劳动奖状45个、市劳动奖章310名、市荣誉奖章10名。命名了全国劳模朱建平等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11.各级工会建立了困难劳模帮扶长效机制。五年中,共发放全国劳模“三金”、省、市劳模慰问金、困难补助金520余万元,为350余名劳模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为1700多名劳模免费体检,组织600余名劳模外出观光旅游和参加疗休养活动,每年为劳模赠订1份报。

  12.努力为劳模办实事、做好事。市政府《关于企业离退休劳模实行荣誉津贴的通知》的出台和《无锡市劳动模范评选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颁布施行,让更多的劳模得到社会关爱。自2006年1月1日以来,全市共有1600多名企业离退休劳模享受了荣誉津贴,金额达200多万元;江阴市、宜兴市、惠山区、锡山区率先实行农业劳模享受荣誉津贴政策,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市农业劳模参照企业离退休劳模标准全部享受荣誉津贴。

  13.市总女职委制定了《2001-2005年女职工素质教育规划和实施意见》、《女职工素质教育工作实施考核细则》,全市有15.86万人次的女职工参加素质达标活动。创办女职工周末学校、健康学校54所,有4.71万名女职工参加学习;建立基层女职工素质教育基地276个,覆盖女职工9.24万人;举办各类培训班682期,培训10.23万人。开办讲座、流动课堂349场;有2.87万人提升了学历档次,有6.72万人提升了技术档次。

  14.大力开展女职工权益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发放了近千本女职工权益法律知识读本。各级女职委开展法律知识、现场咨询活动120场次,现场接待1.45万人次。免费向基层广大女职工发放各类书籍5万余册,有近6000名女职工参与了全总、全国妇联举办的《喜迎奥运,放飞梦想》的知识竞赛问卷活动。

  15.市总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无锡市劳动争议调处组织工作规则》、《关于建立健全区域性劳动争议调处机制的意见》,采用了劳动争议调处的独任制度、合议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员的资格认证制度。我市创建区域性劳动争议调处工作被省总评为工会工作创新奖。

  16.全市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7356个,组建率为91.54%,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924个(覆盖企业10.87万家),组建率为94.29%,劳动争议调解庭(室)58个,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劳动争议调解员2.33万名。

  17.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20万件,结案率98.5%,调解成功3.36万件,调解成功率80%。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6万件,结案率98%。调解成功2.87万件,调解成功率90.61%。工会参与办案数2453件,参与率为17.75%,其中首席(独任)办案数1675件,首席(独任)仲裁率8.65%。

  18.“诉调对接”工作。全市区级法院已聘请24名工会干部担任特约调解员,工会特约调解员参与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已达182件,结案率为97.6%,调解成功170件。调解成功率为93.41%,涉及金额1532万元。

  19.宜兴市总工会设立的市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庭和首席劳动争议调解员制度,尝试集工会调解、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的“三合一”调解模式和“上调一级”的做法,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国工会系统引起了积极反响。江阴市总工会创新和发展了劳动争议的“诉调对接”机制,在市总工会设立“江阴市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巡回审判庭”的做法,推动了工会“诉调对接”工作的新发展。滨湖区总工会率先运用“三方机制”平台,整合调解资源,在全区10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室。

  20.“上调一级”机制。延伸、落实到镇、街道工会层面,共纠正侵权1289件,涉及劳动者3864人、金额达2557.1万元。

  21.全市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组织7220个,有劳动关系信息员7220名,在此基础上,从10大行业中确定了100家单位为“无锡市工会劳动关系预警联系点”,覆盖职工数7.52万余人。

  22.市总与市信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贸委、司法局出台了《无锡市职工信访工作“会商”制度》。市总制定下发了《关于积极预防妥善处置重大信访、群体性事件的通知》、《工会组织处置大规模职工集体上访事件实施预案》、《基层工会参与处置职工突发事件实施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信访工作的意见》、《无锡市总工会应急处置大规模职工集访事件流程图》、《无锡市总工会应急处置社会突发性事件流程图》、《无锡市工会系统信访热线工作目标管理指标及考核标准》、《无锡市工会系统信访热线信息处理和归档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还实行了各级工会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重大问题报告制。

  23.全市有37名工会干部受聘担任劳动争议兼职仲裁员。全市工会信访接待员有6350名。接待信访案件总量达15564批件(其中市总本级接访10829批件,占70%),接待信访总数27178人(其中市总本级接待20590人,占75.8%),信访自办结案率为98%。全市开通“12351”──职工维权热线电话,共接待热线电访3550批件。

  24.市和市(县)、区两级总工会聘请了30多家律师事务所的85名律师参加工会信访值班,为职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接待职工法律咨询服务达825批件2588人次。

  25.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市总制定了《市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移送制度》,修改出台了《无锡市职工法律援助办法》。成立了“无锡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无锡市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全市已成立法律援助中心(站)355个,企业法律咨询小组7690个,有7940名法律援助服务员、志愿者(其中专兼职工作人员230名);已建立2个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和3个联合律师团,共有35名律师。

  26.全市职工法律援助机构为广大职工提供各类法律援助服务共计246025件,其中,法律咨询70938件,代书法律文书7952件,提供法律援助2741件,通过法律服务、调解、协调等形式纠正侵权164394件;援助成功率均在90.5%以上。市总荣获“全省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27.南长区总工会所属6个街道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挂牌建立,率先在街道一级工会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28.连续三年举办“依法维权,服务于民”系列讲座计22场,有2550人次参加。

  29.各级工会组织120多万人次的职工参加普法学习教育活动,普法教育面为87%,印发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资料75万册,举办培训讲座2005期(场),培训普法骨干4.17万余名,培训职工达15.45万人次,举行各类宣传咨询活动82场,为45万人次的职工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全市工会有普法宣传员7062名。

  30.市总组织21.6万名职工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举办的“《工会法》、《江苏省实施〈工会法〉办法》知识竞赛”活动。市总荣获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颁发的“《工会法》、《江苏省实施﹤工会法﹥办法》知识竞赛特别组织奖”和全省工会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31.《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各级工会相继举办培训班、讲座155期(场),有近万名职工参加了培训讲座,组织11.25万余人参加《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活动。

  32.《无锡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条例》颁布后,编印了12万本宣传书籍免费发放至基层和劳动者,开展了市及市(县)、区两级总工会联动的“送法到基层,送法给职工”和大型广场咨询活动以及“法制宣传社区行”活动,组织10万职工参加了知识竞赛和电视决赛颁奖暨文艺晚会,举办培训班127期,有5966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参加了专题培训。

  33.广泛开展“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各级工会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2500期,受教育人员达40万人次。组织20多万人参加全总举办的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知识竞赛活动,近20万名职工参加了全总和省总组织的“十一五”规划知识竞赛活动。

  34.积极参与城市精神和市民行为准则评选和宣传活动,组织近6万人参加城市精神、市民行为准则的投票评选活动,积极做好城市精神、市民行为准则的学习宣传活动。

  35.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市每年有5万人次参加志愿服务,已有3万多人成为无锡市注册志愿者。广泛开展争当文明职工活动,我市陈静瑜和黄芳荣获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有20个单位和班组荣获江苏省“五一文明示范岗”“五一文明班组”,在全市选树了100个“五一示范岗”。

  36.在全市开展职工文明素质工程,市总工会组织师资上门为企业职工培训,已培训5000人次。挂牌在市总干校的省农民工学校每年培训1500人次新市民。充分发挥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会同市委宣传部共同抓好历史遗迹类教育基地的管理和运作,受教育面达100万人次。

  37.开展“争当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简称“两争一树”)活动,每年召开全市“两争一树”活动总结交流会和现场会,选树典型。全市有70%的规模企业开展创建“两争一树”活动,有50%的非公企业开展“两争一树”活动。各级共树立2500个学习型组织示范点(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工会),建成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3个、1名全国创争活动优秀组织者,3名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52个省学习型组织示范点和标兵单位,100名知识型职工和标兵职工。

  38.全市各级工会狠抓班组长的培训,经过近两年的培训,已培训班组长4000人次,为创建学习型班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9.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全市树立5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单位,10个省“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单位,4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市各级建设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单位达2500个。

  40.市总工会每年举办“五一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劳模先进和工会重大活动,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宣传全市劳模先进达1000人多次。

  41.加强工会宣传阵地建设。从2003年起,市总工会与《江南晚报》开办了《江南晚报--职工之友》每月二期;精心办好《无锡工人》;与《江苏工人报》开办无锡城市工会风采栏目,每月二个半版;建立无锡市总工会网站,网站发稿近7千篇,被人民网站转载录用103篇,全总网站转载录用412篇,省总网站转载录用1628篇;建设完善了工会局域网,市总与70家直属单位工会实现了信息共享;与无锡广播新闻台开办了《工会维权》栏目,每周三分钟,并在无锡广播新闻台冠名天气预报。在全市建造了110个职工阅报栏,全方位建立起“六位一体”的工会宣传网络,形成工会宣传的大格局。

  42.市总工会与市委宣传部连续七年举办无锡市“五一”新闻奖评选活动,共有近400篇作品获奖。连续四年举办了无锡市工会“十佳”实事的评选,评出40件工会实事。

  43.加大对劳模先进和工会工作的宣传。举办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无锡市“学习劳模先进,立志岗位成才”演讲比赛,全市23个区局5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44.举办了无锡市《工会法》知识竞赛,全市有5万多人参加,并组织20支队伍参加的电视决赛,举办了电视颁奖晚会;《无锡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出台后,全市10万多人参加了知识竞赛,15支代表队举办了《条例》电视决赛。

  45.市总工会与市锡剧院共同创作、编排了大型现代锡剧《工会主席》,演出获得成功,受到省、市领导、专家和广大工会干部的一致好评。锡剧《工会主席》还荣获世界戏剧节创新剧目奖。

  46.展示职工文化活动风采。2004年举办了“一代风华--太湖儿女风采展”无锡市职工书画展、职工创新成果展览。

  47.举办了“情系太湖”--徐锡澄书法展暨无锡市书画名家书画展和“万众一心跟党走”--职工歌会。

  48.举办无锡市新世纪首届职工艺术节,有30万人次参加。举办新市民文艺汇演活动,全市21个区局、35个节目参演。

  49.连续七年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举办无锡市激情周末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激情周末”已成为无锡市文化活动精品。

  50.举办了“欢乐大舞台”演(影)500余场次,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组织2万余人参加了工会会员“看宜兴、看江阴、看滨湖”活动,在基层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51.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举办了无锡市企业歌曲(行业)比赛和无锡市“工人阶级永远跟党走”职工歌会,全市40个代表队参赛;举办优秀企业精神和优秀文化报刊评选活动。开展廉政文化节进企业活动,我市有2个市级示范点,2家企业荣列省级示范点。

  52.大力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全市每年近30万人次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职工的健康水平。2004年,成功举办了无锡市第九届运动会职工部十大项目78小项的比赛,有5000人次参赛,市总荣获无锡市第九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

  53.会同市体育局积极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职工部11大项目比赛,取得了金牌第六、总分第五的历史好成绩并荣获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

  54.举办了迎奥运职工系列活动,共有35个区局、550家企业举办了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共有30万人次参与。

  55.从2004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无锡市青年歌手大奖赛,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涌现了一批青年歌手。评选命名了一批职工艺术节明星、职工文体活动基地和职工合唱基地和50个无锡市最佳优秀俱乐部。

  56.为活跃基层文体活动,建立了职工文体骨干队伍和文学创作员队伍,全市共有3000多名文体骨干。市总、江阴市总、宜兴市总都建立了职工艺术团,每年组织有影响的文体活动。

  57.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委召开全市工会工作会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各市(县)、区、局(公司)相继提出贯彻意见和措施,全面建立党委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工会工作会议制度、把工会工作列入同级党委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同步考核制度以及工会干部协管等多项制度。

  58.地方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8个市(县)、区总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

  59.市及市(县)、区总工会都与同级政府普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研究解决了许多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性问题,成为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有效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工会工作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视察,逐步建立党政主导、工会主动参与、社会协同配合的维权格局。

  60.市总先后参与江苏省“一办法六条例”、《无锡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无锡市精神卫生条例》、《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等50余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改工作,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权益。

  61.《无锡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加大了工会依法维权的力度,从程序和具体操作上,为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有效地推进了工会的维权工作。

  62.深入调研,加强源头参与。市总先后参与并组织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定点城市的调查,开展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状况、建立完善特困职工扶贫帮困救助机制、特困职工子女就学情况、低收入职工住房状况、企业劳动定额和执行最低工资规定情况、全市职工思想状况等一系列调查,与市城调队合作,建立一线职工工资收入情况的定期调查样本,积极反映情况和职工意愿,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政府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

  63.形成以非公企业职代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劳动者权益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工会与董事会联席会议等五项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为一体的新机制。

  64.集体协商、工资专项协议制度实现机制保障。企业建立集体合同“1+3”制度,全面兑现和检验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成果。

  65.全市已有3.18万余家企业实行以职代会、公开栏、局域网、报刊等形式的厂务公开制度。

  66.宜兴市总开创的“劳动者权益公开制度”在全国推广。“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情况、企业解除终止职工劳动合同的理由和处置程序、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措施、职工奖金分配和补贴津贴”等六大事项,向职工公开,让职工代表通过职代会提案、总经理信箱、工会与董事会联席会议等途径,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企业实行“劳动者权益公开”的内容和过程实施监督。

  67.在推行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工作中,坚持打破所有制界线,打破大小单位界线,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定势的界线,大胆探索企事业单位、区域、行业、集群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市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非公企业3.10万余家,占全市非公企业的94.9%,比2003年净增1.95万余家,有1063家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

  68.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已成为无锡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年度重点考核目标固定下来。五年来,实现了“四个拓展”。企业工资集体专项合同建制面拓展到全市已建会的企业;建制企业由过去采用区域覆盖,拓展到25人以上企业单个建制;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由原来协商企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拓展到协商计件单价、计时工资、劳动定额标准、一线职工工资年度增长幅度、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等,由原来一年一次集体协商,拓展到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和下降状况,因企制宜开展多次协商。推广了惠山区等工会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经验,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69.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已建制企业达2.92万余家,占全市企业的90.17%,覆盖职工137.30万,分别比2003年净增1.71万余家和100.80万人;全市单个建立工资集体专项合同的企业2.42万余家。全市开展工时定额协商和计件单价协商的企业分别达1.05万余家和1.14万余家。

  70.全市建立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达2.30万家,覆盖女职工42万人。其中:单独签订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同的企业6971家,有15个行业建立了行业性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覆盖企业3548家,建立区域性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有805家,覆盖企业1.36万余家。

  71.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1.11万余个,组建率为90.22%,按《条例》规定设立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已有5966名,基本建立和完善了市及市(县)、区工会的10支专兼职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

  72.2007-2008年,组成150个检查组、1140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联动监督检查活动,共监督检查了各类用人单位2608家,覆盖职工49.76万余名;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464份,提出书面劳动法律监督意见1326条,用人单位整改1294条,整改率为97.59%;督促用人单位为1.93万余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补签率为93.55%;督促用人单位为8.13万余名劳动者补缴社保费,补缴金额达2697.91万余元,补缴率为89.24%;督促用人单位为1.58万余名劳动者补发加班工资,补发金额达998.23万余元,补发率为95.45%;督促用人单位为1.36万余名劳动者补发工资,补发金额达1076.36万余元,补发率为95.92%;向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18份,提出书面劳动法律监督建议73条,整改率达100%。

  73.为贯彻落实好《条例》,规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程序和行为,市总先后出台了《条例释义》、《四项制度》、《条例实施细则》,基本形成了具有无锡特色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体系。

  74.市总和市有关方面联合组织执法监督检查活动达18次,共检查用人单位2.59万余家,责令整改单位8525家,纠正侵权6867件,责令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会保险费达2.89亿元,补签劳动合同2.43万余份,清退童工78人。

  75.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2006年授予66家企业“无锡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授予江阴热电有限公司等75家企业“无锡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称号。无锡电信公司被评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惠山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园区”,江苏怡达化工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

  76.精心组织实施送温暖。全市各级工会发放慰问金6256万元,慰问困难职工13.80万余户次;筹措163.36万元,慰问困难农民工5545人次;为1.37万余人次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1374.086万元。

  77.发挥女职工组织特殊优势,广泛开展有特色的“爱心助学”、单亲特困女职工结对帮扶等活动。建立困难女职工档案8829个,其中单亲特困女职工6180人。筹措助学资金538.4万元,帮助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3509人。

  78.全市有6.90万余人参加了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会费总金额为220.9650万元,为患大病的71名女职工提供了互助金,共计42.75万元。

  79.无锡市职工互助互济会5年来入会会员50.8万人次,平均每年入会10万人次。共收缴会费1986.79万元,享受互助理赔2.30万余人次,发放互助金保障1747.66万元。其中五年期互助保障项目参保3.17万余人次,358人次享受互助金230.5万元,人均享受6438.5元;职工住院保障项目参保37.91万人次,2.1万余人次享受了互助保障金1107.4万元,人均享受520.37元。

  80.市总女职委为1.943万名困难企业的女职工、一线环卫女职工、单亲困难女职工进行免费体检;各级基层女职工组织为10.3万名困难女职工进行了免费专项体检,其中女农民工1.90万余名。

  81.加强促进再就业工作,累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免费培训3.55万人次,提供免费职介服务6.6万人次,成功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7万余人次。各级会组织用于再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达269万元。

  82.为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筹集小额贷款119万余元,五年间共为27人发放38万元小额贷款,为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了融资条件。市总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83.发挥工会劳动保护在全市安全生产大局中的作用,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三同时”验收427项,参与工伤事故调查429起,开展安全生产督查500多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850余条。

  84.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努力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在全市5000多家企业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监控法”,组织5794家企业、139.6万名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举办工会劳动保护培训班49期,培训职工2万余名。总结推广惠山区总工会在全国第一个建立工会劳动保护信息化网络的经验。

  85.开展送清凉、送法律、送健康、送安全活动。高温期间慰问职工3万余人,向职工发放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书籍4万余册。

  86.大力推进工会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独立基层工会组织由五年前的5194个发展到目前的8791个,净增3597个;基层工会组织涵盖法人单位由五年前的2.32万个发展到目前的4.02万个,净增1.7万个;工会会员由五年前的95.4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57.17万人,净增61.72万人。全市共吸纳农民工入会79.47万人,全市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3%以上。

  87.外资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强势推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在锡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在锡投资长达10年之久的外商独资公司--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成功建会,易初爱莲3家连锁超市相继建会,全市55家肯德基、8家麦当劳门店按照全总要求全部建立独立工会。在全市推广了锡山、新区总工会分片包干、攻克难点推进建会的做法,全市外资企业2473家,建会2134家,建会率86.3%。

  88.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创建省“模范市(县)、区工会”活动,江阴、宜兴、锡山、惠山等工会跨入省模范工会的的行列。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树立50家贯彻《条例》典型示范单位,全市共有31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09家单位被评为“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349家单位被评为“无锡市模范职工之家”。

  89.市总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社团法人资格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转发〈关于工会法人组织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基层工会联合会和联合工会办理社团法人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市总及经市总授权的市(县)、区总工会共办理社团法人登记8596件,基层工会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2053家。

  90.进一步夯实工会女职工组织基础,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已达6039家,工会女会员已达65.2万人,专、兼职女职工干部9430人。

  91.市总连续三年与市工商联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开展以“关爱员工,实现双赢”为主要内容的“双爱双评”建家活动,全市有180家单位获全国、省、市“双爱双评”先进单位。

  92.在全市新建企业中开展了创建“合格职工之家”和“无锡市新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活动,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回头看”,努力推进新建企业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全市80%的新建企业达到“合格职工之家”的标准,有566家基层工会评为“无锡市新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

  93.在全市乡镇工会中开展了创建“无锡市五好示范乡镇工会”、省“百强示范乡镇工会”活动,全市56家乡镇工会评为“无锡市五好示范乡镇工会”,55家乡镇工会评为省“百强示范乡镇工会”。2006年10月,全省第二次乡镇工会工作会议在江阴召开。

  94.2004年,建立了崇安、南长、北塘三城区总工会,构建了城区工会组织体制新平台,2006年,又建立了新区总工会。

  95.巩固和完善农村、城市两个“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同时,重点抓了中间层次工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乡镇、街道、开发区总工会试点工作,突出抓好村、社区工会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社区工会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及时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撤乡并镇、村转社区(居委)工会组织关系的衔接工作。

  96.从创新乡镇工会组织体制入手,出台了《关于开展建立乡镇总工会试点工作的意见》,从2004年起,在市(县)、区开展建立乡镇总工会的试点工作,同年9月,宜兴宜城镇建立了苏南首家乡镇总工会。到目前为止,在全市41个乡镇中,已建立乡镇总工会22个,占53.6%;在全市37个街道中,已建街道总工会8个,占27.02%;建立开发区总工会4个。江阴市1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总工会。

  97.顺应行业协会、商会加速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市(县)区以下行业工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工会的有效办法,全市探索建立了47个行业工会。

  98.全市共有18家资产经营公司、授权企业及市直属单位工会从市总管理的单位中划出,13家单位的工会组织关系从市各资产经营公司的工会组织关系中划出,由市总直接管理,新组建了市国资委工会。另外,有216家市属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工会组织隶属关系进行了属地管理。

  99.2004年,市总针对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化加剧的趋势,出台了《关于城区街道招聘工会助理员的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6名工会助理员,促进了中间层次工会建设。

  100.为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工会主席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开展基层工会主席直选的指导意见》,在百人以下非公企业推选工会主席直选,到目前为止,全市有近200名直选工会主席走上岗位。

  101.积极探索工会干部的维权机制,不断加大对工会干部的保护力度。市总筹集百万资金,建立了工会干部的维权保障基金,并出台了《无锡市工会干部权益维护保障补助金使用暂行办法》。

  102.创新关心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关心力度。按照《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出台了《无锡市非专职工会工作人员补贴试行办法》。

  103.创新问责追究机制,市总进一步加大了对工会主席队伍管理考核工作的力度,探索建立了工会干部“问责制”,出台了《无锡市总工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工会主席队伍管理考核的暂行办法》。

  104.创新素质提升机制。先后组织三批工会干部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培训,与市委组织部联手组织工会干部分四批118人次赴新加坡参加培训,与市委党校联手建立了“无锡市工会干部培训基地”,组建了“无锡市工会讲师团”,市总被全总授予“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105.工会经费收缴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经费实现稳步快速增长。五年来,市总本级工会经费总收入比上届增长了216%;2008年工会经费收入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

  106.实施经费全额代收后,基本实现了全区域的覆盖。工会经费入库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基层工会独立建账率由原来不到50%提高到现在9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工会经费收缴难、建帐难的问题。

  107.五年中,用于工会建设和服务职工的支出占本级总支出的64.07%,确保了全市重点工作的推进,较好地履行了维权职责。从2007年开始,预算安排300万元经费,对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职工给予补贴。市总投入扶贫帮困资金共计1810.27万元。

  108.贯彻《物权法》,狠抓《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工会资产产权登记证》“三证”办理,明晰工会不动产权属。通过工会不动产产权清查登记,发现漏报并补报土地面积共1578.8㎡。全市14个拥有工会不动产产权的工会和所属企事业单位已全部领取了全总颁发的《工会资产产权登记证》。全市工会占有不动产的房产证和土地证办证率均达到100%,从法律上明确了工会资产的权属。

  109.开展以“四有五好”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工会财务竞赛活动。共有19个单位和个人在财务工作上受到省总工会表彰;有603个单位和465名个人被评为市“四有五好”财务竞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总财务事业部在省总和全总组织的工会财务竞赛评比中,先后获得省总工会财务竞赛评比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两次,四次被全总评为“全国工会财会工作先进集体”。

  110.加大了实务审计的力度,提高了监督的水平。五年中市级和市(县)区级共审计了2299次(项),出具审计意见书2299份,共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1235条,其中被采纳和整改1205条。

  111.连续两年开展“工会财务和经审工作检查活动”,先后对全市4个区、24个局、8个资产经营公司、12个直属单位和172个基层工会进行了检查。

  112.各级经审组织积极参与各类基本建设项目和改造装修等项目的审计,五年中送审基建项目12个,送审金额521万元,审定金额417万元,核减104万元,核减率20%,确保了工会经费不受损失。

  113.制定了《市(县)、区总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建设的标准》,在二市(县)七区中开展了达标竞赛活动,9个市(县)区都已达标。开展基层工会达标活动,全市已有80%以上的基层经审组织达到了达标要求。

  114.加强了经审干部的培训,五年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7期,培训了7560人次。坚持按“三同时”原则抓好经审组织的组建工作,全市共有独立基层工会经审组织9142个,经审委员25267名,组建率达到了100%。五年中,评比表彰了139个市先进集体、72名市先进个人。

  115.市总加强与国外工会的友好交流,共接待国际工会友人68个团组、723人,涉及美、日、俄、意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会组织。市总和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比萨和里沃诺两市总工会谛结为友好工会,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市总与省内外城市工会友好交往进一步加强,与桂林、嘉兴、绍兴、泰州、辽阳、伊犁、鞍山等市总工会结为友好城市工会,并在锡成功举办了七城市友好工会工作论坛。

  116.加强机关文明建设,2004-2005年、2006-2007年连续被评为“无锡市文明机关”。

  117.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2006-2007年连续两年在全市行风测评中评为先进,2007年荣获无锡市“人民满意机关”的殊荣。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