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危机的险滩 迎接企业的春天

———黄巷街道政协工委、商会、工会走访部分街属企业

时间:2009-8-1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文/王 慧

  由于国际反倾销、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纺织加工、机械行业首当其冲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户”。为了了解这些行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与他们共渡难关,北塘区黄巷街道政协工委、商会和工会走访了街道商会会员第六棉织厂、恒鑫漂染厂、南方机电和港资企业刘服集团等街道直属企业。

  非常时期,绝不给街道增加麻烦!

  “厂子是自己白手起家建的,员工也是自己招进来的,有感情呐!”当困难来临,裁员或许是最简单的办法,但走访的企业老总却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1976年就建成的第六棉织厂辉煌时刻员工达到700多人。随着国企转制及生产设备一年年的升级换代后,现在只有170余位职工。但人力资本日益增加,每年90万元的“五金”要缴、200多名退休职工的福利照发,让尤界林厂长有点力不从心。“万一厂子要关闭,职工还是要找到街道,现在稳定是第一位的。”“虽然生产开不足,但有街道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今年还可以挺一挺,我们保证做到不裁一个人,绝不给街道添麻烦!”

  变“减员增效”为“稳员增效”

  通过对几家企业的走访,让我们看到了企业主和员工直面困难、共迎危机的“稳员增效”的和谐劳资关系,他们找到了裁员以外的“稳员增效”办法。恒鑫染整厂在去年12月就率先采取了“减天不减资”缩短工时的办法,出勤天数可减少,但工资分毫不少,且从2009年1月开始,对休息在家的,可享受850元底薪打八折的待遇。由于去年资金回笼到位,现在正常的5天制、三班倒的生产节奏,使得职工的情绪稳定,一线计件制职工的月薪可稳拿1200元左右。“我们在2004年搬迁至新厂房,有两年没有收入都挺过来了,何况现在还有‘饭’吃呢!”恒鑫染整的徐秋成厂长感慨地说。

  身为港资企业的刘服集团,一直以加工出口服装为主,今年上半年的订单饱满。但为了减少国外市场大萧条带来的负面影响,刘服集团发挥产品综合性优势,立志开发自主品牌,确立了“不放弃千辛万苦打拼出来的国外市场,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市场网络建设和营销”的经营理念。现在,其下属的威鹰服装等子公司已实施开发了一些自主品牌,并做好了向国内市场进军的准备。今年初,钱玉萍总经理就一直在香港、日本找市场,下半年还将目标锁定欧洲市场。为此,钱玉萍总经理“将付与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

  驾起“三驾马车”驶向春天

  作为街道、北塘区的骨干企业,南方机电公司盛炫明董事长一见面就与我们聊起了他的“三驾马车”:调整产品结构;抓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特别是他的“弯道超越”理论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的做法是不仅优化管理,而且还重视质量,加大研发,在艰难险阻中抓紧机会来成长。”在积极做好现行生产和销售的同时,该公司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T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常州公交大巴运行后效果良好。由于该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今年春节刚过,公司就成立了AT自动变速箱研发和生产领导小组,确保今年投入量产,在市场上取得主动,加速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