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广大职工创造热情 全力推进幸福江阴建设

时间:2010-5-19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文/江阴市总工会

  激发广大职工创造热情

    在上级工会和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工会组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不断完善社会化维权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团结动员全市职工在建设幸福江阴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服务全市大局,推动经济发展有新作为。

  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既是工会组织的根本任务,也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四年来,我们面对幸福江阴建设给全市职工提出的新使命,团结动员广大职工自觉站在时代前列,为江阴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突出“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主题,广泛开展各类立功竞赛活动。四年来,全市共有60万人次的职工参加了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操作比赛等各种形式的立功竞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累计达1.5万件,合计创经济效益5.3亿元,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4026项,创造价值4.6亿元,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建设幸福江阴中的主力军作用,我们在全市职工中组织开展了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共迎挑战、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立功竞赛主题活动,围绕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营等重点,持续掀起群众性劳动竞赛和立功竞赛热潮。我市开展的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上级工会的肯定,受到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拥护,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工人日报》二版头条、《江苏工人报》头版头条对我市工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报道。

  突出职工素质建设的重点,“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并使之成为职工素质建设的有效载体,涌现出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市公交1路车班组等先进典型。我市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做法在全国总工会部署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介绍,受到了全总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树新时期江阴工人新形象”和“职工书屋”建设、送教进企业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突出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四年来,我市共评选全国劳模、省、无锡市劳模119人,涌现出了江阴市“十大职工标兵”、“十佳工人先锋号”、“十大金牌工人”、“十大职工技术操作能手”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加强劳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推进有关劳模政策的落实,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为幸福江阴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依法维护权益,和谐劳动关系有新发展。

  维权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也是我们党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四年来,我们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致力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维权机制,维权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逐步建立。通过成立市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将企业工资协商目标列入了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和幸福江阴建设发展纲要的内容。全市各级工会在不断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面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分类指导,做到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与质量的双提高。目前,全市已有6578家企业签订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其中单独签订3518家,签订区域性合同235家,覆盖企业3060家,建制率达97.2%,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和质量都位居全省前列。

  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设,职工民主管理不断深化。四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积极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促进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落实,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全市单独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业有1717家,区域性职代会建制277家,覆盖企业3817家,建制率达85.3%。一些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村还积极创新村区域性职代会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形成特色,工会维权水平不断提高。有机整合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力量,建立由政府办、劳动社保、经贸、安监、工会、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部门参加的市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快速通道、源头参与的有效途径和联合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的工作平台,并在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网络,创新了县级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的组织保障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2009年,我们在成立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和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巡回审判庭,创新实现“诉调对接”的基础上,又积极推动各镇(街道)建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庭,实现了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由诉调对接向裁调对接的拓展,促使调解关口前置和下移,为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供一个快捷便利的平台,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2009年,全市各级劳调组织共参与调解各种群体性上访事件和劳资纠纷3006件,涉及职工7223人,调解成功2772件,涉及金额2749.57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2.2%。

  (三)完善帮扶机制,服务职工群众有新成效。

  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年来,我们认真履行工会帮扶援助工作职责,多方整合帮扶资源,大力推进源头帮扶,不断完善帮扶长效机制,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保障职工共享幸福江阴改革发展成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江阴市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被授予“全国工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通过健全工会就业援助服务体系、开展职业咨询介绍和自主创业培训、创建再就业基地等举措,帮助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2009年共提供就业岗位8045个,帮扶1025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现了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形成了全覆盖长效机制,做到了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突发困难及时帮。2009年市总层面共筹措帮扶资金289.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省财政下拨专项帮扶资金25万元,市财政划拨城镇低保补助金、特困职工救助金共170.9万元,工会经费支出91.65万元,社会捐赠2.7万元。“春节送温暖”、“金秋助学”、“为职工办十件实事”等活动形成了工会帮扶品牌。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全面推广,职工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自2004年3月开展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以来,累计参保人数已达20.54万人次,在保人数达7.83万人,参保金额1200万,共支付医疗保障金892万,帮扶职工9594人次。建立了全省工会系统第一个职工心理援助站,开通了职工心理援助热线和心理咨询电子信箱,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激发广大职工创造热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