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

把铲子卖给淘金者的人就能成功吗

时间:2010-2-21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文/赵 东

  记得以前学校的图书馆外面的展板上写着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从那时开始李开复这个名字就和中国的大学生联系在了一起。慢慢的,受李开复影响的这代人走向了社会,在改革的春风下,创业就业成为这个人群里的主要课题。李开复放弃了谷歌副总裁的高薪职位,完全的和中国的大学生走到了一起,通过一个叫“创意工场”的平台。

  写这个文章之前我查了不少关于这件事的资料和评论,有褒有贬,属于大众文化,且不去在意,而我,作为李开复时代下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说我从里面看到的李开复。

  李开复显示了强大的资源运作能力。郭台铭领导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柳传志领导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这些投资商可以看到他的商业资本运作能力。他用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的钱,还有这些人的影响力。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做文化。不管怎么说,李开复在中国的特殊位置是显赫的,我不知道他在年轻时是不是预测到自己会在2009年辞职创业,不过显然他特殊的文化地位是他这次创业成功的保证。他的创意工场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李开复显示了顺势而为的事业路线。国家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视和扶持已经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嗅到,创意工场不光是顺应了国家政策,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了个人梦想,同时成就了自己“教父”的形象。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那个在淘金时代卖铲子的故事,李开复就是在卖铲子,卖铲子给怀揣梦想没有出路的人。

  同时,李开复的模式中也有风险。无论他独创的投资模式多么的完善,都将遭遇这些风险。

  大学毕业生的缺陷。李开复尽力的在规避普通大学生创业的缺陷,他说他只要人才,但是他无法规避大学毕业生本身就有的缺陷,这些缺陷是教育体制造成,不是李开复几封信就能解决的问题。

  李开复能走到今天,最起码的平衡定律和守恒定律是知道的。在李开复扶持起来的公司的价值实现过程中,钱是李开复出的,人才是李开复找的(或者撮合的),管理是李开复做的,他自然会拿到属于他的那一份回报,当然前提是项目做成功了。

  李开复虽然一直在大公司走得很顺利,但是毕竟没有自己开过公司,我自己开公司深有体会,这不是在一个大公司做到管理层就能理解的。这并不是说他会管不好创意工场,而是他可能并不明白创业者心中是怎么想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