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创新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鲜明特征

时间:2010-2-21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文/平文良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惠山区工会把为基层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作为转换工作思路的首要任务。围绕“扩、实、送、帮、赛”五字方针,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服务实效,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工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扩:即扩大工会覆盖面。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广大职工的娘家。惠山区工会在工会组建实践中,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创立了社区工会、行业工会、联合工会、园区工会、商贸工会、市场工会、项目工会等新模式,并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的支持,深入开展党建带工建活动,采取“依照法律推进建会”、“齐抓共管合力建会”、“以情沟通互动建会”、“强化服务吸引建会”等多种有效途径,努力化解工会组建中的重点和难点,使组建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2008年,全区新建工会组织769家,新发展会员18742万人,其中农民工入会14900人。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实:即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不少企业和职工对此存有某种误解和疑虑。惠山工会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60多场,听讲人数达到3000多人次。今年以来,全球金融风暴对惠山区企业的冲击逐步显现,这使职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帮助职工解决就业困难,惠山工会依托“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工会组织与企业密切联系的优势,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广大职工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职业介绍服务,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在职工就业中遭遇权益侵害时,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去年全面推行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减少了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为外来职工放映露天电影100多场,受到了外来职工的欢迎。今年各镇(街道)成立了女职工服务中心,为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奠定了基础。

  送:即送法律、送技能、送知识。职工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往往会碰到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惠山工会针对性地开展维护权益送法律活动。在认真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同时,开展送法下乡进厂活动,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赢得职工的信赖,在兼顾劳资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促进劳资和谐,为全区经济社会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送技能,即充分利用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现有教育资源,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适销对路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革新、创新、技改能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2008年,全区参加培训的职工达8000多人次。送知识,即加快推进以增强职工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工程,通过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职工争当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职工和技能型、专家型人才。去年投资25万元,购图书30000多册,在全区建职工书屋50个,为职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场所。

  帮:即不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改变以往节日送温暖的扶贫帮困形式,进一步完善送温暖活动常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发现职工的困难,健全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第一监督人”。2008年,多方筹集救助资金300多万元,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重点解决了困难劳模、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去年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进一步加大“金秋助学”力度,使工会帮扶体系切实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

  赛:即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从今年开始,全区各级工会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广泛开展竞赛活动,努力做到共创企业效益,共谋经济发展,共添工会活力,共建社会和谐。一是开展“保增长、维稳定、促发展”主题竞赛活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我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理念,主动为企业分忧,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度时艰。二是结合“金牌工人”争创活动,开展车工、电焊工、针织等10个工种的技术操作比赛,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培育技术人才,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奠定基础。三是开展万人劳动竞赛活动。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契机,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做到“重点项目推进到哪里,重点任务压在哪里,劳动竞赛就开展到哪里”。

  创新是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惠山区总工会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2008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惠山区总工会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创新工作思路为开道,与时俱进,以“清、创、树、活、建”为抓手,积极开展适合新形势的各种创新活动,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工会的重要作用。

  清:即理清工作思路。思路指导实践,思路决定出路。惠山区总工会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工作有创新,首先是工作思路的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工作思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知识的积累。近年来,惠山区总工会借“学习型工会组织”创建活动,在全区工会干部中掀起了“学文化知识、懂科学发展”热潮,同时不断加大基层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新的基层工会干部都必须经培训后才能上岗工作。从去年开始的工会干部培训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帮助基层工会干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创:即开展争创活动。争创活动最能体现创新的效果。2008年,惠山区总工会借创建“省级工会工作模范区”的东风,开展了各类争创活动。在前两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全区上下合力进一步加大了“模范基层工会”的创建力度,根据今年基层工会工作实际创新活动内容,健全完善了基层工会的工作台帐,使得基层工会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在合格社区职工俱乐部创建中,依托社区公共文化资源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了服务农民工系列活动,有效推进了社区职工俱乐部创建进程。“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则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全面推广,积极引导职工争当生产建设、技术创新的能手,为全区实现科学发展当先锋、作贡献。

  树:即树立先进典型。创新也需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惠山区总工会注重创新典型的宣传和推广,把各项创新先进典型作为引领全区工作创新的一面旗帜。通过推广交流等形式在全区推广民主管理、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等方面的创新,带动了全区工会组织在重点工作上的创新。去年在洛社镇召开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并将43个单位的先进经验材料汇集成书,印发至全区基层工会。同时结合“两争一树”活动,树立了一批学习型、创新型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区的学习热潮。

  活:即工作方法灵活。区总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上搞活协商方式,在全面推行集体合同的基础上,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市总“1+3”模式的基础上,区总积极推广前洲镇计件制、计时制、定额工资协商和行业工资协商等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实行一厂一制的建制方式。组织开展“劳资双赢协商小组”试点,在25人以下的民营小企业中进行单独工资协商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受到省、市总工会的肯定。前洲镇的经验还得到了全总、省总的推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还作了专题采访报道。活,还体现在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惠山工会除每年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棋类等比赛外,还在“五一”举行职工文艺汇演。

  建:即建立四支队伍。一是建立信息员队伍,畅通信息渠道,《惠山工会通讯》自2007年创刊至今已出刊27期。二是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100%建立劳动调解组织,镇一级劳动调解组织全部纳入各镇“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全区50人以上企业共成立劳动调解组织1022个。2008年,区总成功调解各类劳资矛盾102多起,涉及金额120多万元。三是建立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工资协商指导员深入企业,对企业和职工代表进行现场指导,努力把握“主题、内容、形式、审核”四个到位。四是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劳动法律监督员经常深入企业和职工进行劳动法律宣传,使劳动法律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和职工的自觉行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技术支持:无锡泰得利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