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外卖员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       来源: 新吴区总工会       字号:[ ]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餐箱里装着热饭热菜,也装着城市居民的期待;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清晨的早餐店、正午的写字楼、深夜的居民区,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肌理,用汗水连接着供需的两端。他们是外卖员,也是城市运转中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而这座承载着他们奔波的城市,也正以温柔的守护与坚实的支撑,回应着他们的付出。外卖员与城市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的“服务与被服务”,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共生。

  外卖员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本质上是“个体奋斗”与“城市发展”的共振。外卖员用汗水为城市的高效运转、温情底色添砖加瓦;城市用保障与尊重,为他们的奋斗提供支撑与回馈。这种共生关系,让城市更有活力,也让个体更有力量。

  外卖员为城市注入烟火气与效率感。外卖员的存在,早已超越了“送餐”的单一功能,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引擎。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奔波,为城市注入了烟火气、效率感与温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外卖员是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移动桥梁”,激活城市商业活力。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外卖用户规模突破5.92亿,市场规模超万亿元。这一庞大市场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数百万外卖员的支撑。

  城市从不只是外卖员奔波的“赛场”,更是给予他们温暖与支撑的“港湾”。从政策保障到设施完善,从社会尊重到情感关怀,城市正以多元的方式,回应着外卖员的付出。近年来,各地政府持续优化外卖员的工作环境。城市在商圈附近设立“外卖员驿站”,提供饮水、充电、临时休息的空间;城市为外卖员优化交通规则,划定“电动车临时停靠区”,减少配送途中的不便;多地工会为外卖员提供免费体检、法律咨询与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业安全感。城市的温度,更藏在居民与外卖员的互动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外卖员的不易:顾客在订单备注里写下“雨天路滑,不用急”;商家为等待取餐的外卖员递上一杯热水;小区保安主动为他们指引最优路线……这些微小的善意,汇聚成城市对外卖员的尊重。

  在外卖员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城市因外卖员而生动,外卖员因城市而成长。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骑手友好”设施的落地,期待社会评价体系更加包容,更期待骑手能真正成为城市的共建者。这场人与城的温情共生,正在书写着新时代最动人的城市文明篇章。(魏晓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