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重走娄山关

时间:2024-12-09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财务资产管理部       字号:[ ]

今年十月我有幸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重走长征路党性教育活动,随单位同事一同前往贵州遵义学习培训。期间曾至娄山关现场教学,人生第一次来到黔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实地感受伟人笔下雄关漫道的风采。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据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足见其地势之险峻,因其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战略位置重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正是此等黔北第一险隘却在长征途中被红军两次攻克,成就了我军战史上著名的娄山关大捷。1935年2月28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红军二度攻占娄山关后登上大娄山主峰,极目四望,挥笔写下《忆秦娥·娄山关》词一首,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益为雄关增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诗人以悲壮的抒情氛围,让我们联想到当时战役的紧张激烈、艰苦卓绝,位于小尖山一带的娄山关战斗遗址也生动再现了当年浴血奋战、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烽火岁月。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不畏艰险、牺牲奉献、闯关夺隘、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争取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初识娄山关还是小时候观看长征题材电影《四渡赤水》,那时候对娄山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只是知道红军曾在此地打过一场漂亮的战斗,观看影片的过程感到很是振奋人心。彼时对娄山关战役的困难程度及其决定意义以及其背后展现的伟大精神并未有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做到耳熟能详还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自此以后“娄山关”、“腊子口”便被党员干部经常引用,用以比喻新征程上党的事业面临的艰难险阻。

历史上围绕娄山关展开的战役有很多场,一直以来此处战事频繁、烽火不断,明朝播州土司杨应龙就曾想要扼守娄关与朝廷分庭抗礼,但最终兵败被杀。事实证明没有哪一座险关隘口是不能被征服的,反而是那些试图以据守天险而实现固步自封者落得个失败而终的下场。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还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要闯。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不容低估,艰险不输过往,越是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接续奋斗之志。伟大精神之所以伟大在于能够犯其至难而行其至远,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好伟大长征精神,始终保持临海而迎潮搏浪的激情壮志,勇于焕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牺牲精神,以冲锋的姿态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不断进取就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将进入2025年,距离娄山关战役胜利也已近90周年,当年经历过此次战斗的革命先辈大都已经作古,昔人已逝,但昔日壮举犹可追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早已铭刻在娄山岩壁和党员群众的心中,以此为基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也在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勇毅前行,开拓创新。此次临关,虽未曾得见主席笔下西风呼啸、雁叫长空、铁马冰河、硝烟遍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悲壮景色,但终究是心潮澎湃意难平,于返程途中留诗一首以做纪念。《2024年10月17日随机关党性教育赴娄山关》                   

云蒸雾绕万山隐,霜雨遮目如观海。

不闻西风啸隘口,却见秦娥忆娄关。

马蹄声去雁南飞,独留晨月伴长空。

雄关漫道今犹在,昔日荣光壮河山!(张振飞)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