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正定工作期间开展调查研究方法的体会

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当前,正在进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批主题教育,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在正定工作期间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感到习近平总书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典型、行之有效,为我们党员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质量、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总书记在正定期间开展调研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深入问题发生地,以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分析资料,从而理解和解决问题,通过大范围、深层次的调研,总书记摸清了正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推动正定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3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及全县所有25个公社、221个大队。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他发现农民粮食征购负担过重,便主动向上级反映情况,把粮食征购基数降下来,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针对正定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各占一半,混合着城市、农村双重经济的特点,他提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牵头制定了县委工作大纲、正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等。二是问需于民问卷调研。通过设计问卷向基层群众进行问题资料收集、征求意见或了解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启动了正定县历史上第一次问卷调研。当时县委办同志不知如何设计问卷,他指出:“设计问题应该围绕老百姓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反映和评价。”有了问卷后,他就带着县委工作人员,到县城主要街道摆摊儿,向经过的百姓发放调查问卷。他总是耐心听取群众诉求,请老百姓给县委、县政府提意见和要求,大大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三是四不两直随机调研。按照随机原则了解真实情况。当年在正定县委办工作的李亚平回忆说:“他调研的方法比较特殊,一般是不打招呼,不让人家事先准备,而是直接下乡、下厂、入户。”避免调查研究的形式主义,确保调查研究掌握到一手资料和真实情况,让习近平很快摸清了正定的实情,了解了群众的期盼。四是问策于智专家调研。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判断、评估和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大念“人才经”,“上请”专家借智借力,推动成立顾问团,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等50多位专家成为顾问团首批成员。五是史志当先文献调研。围绕特定的问题,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文献资料,如地方志、调研报告、媒体报道等,获取有关信息,通常与实地调研配合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通过熟读县志、史料和现场勘察的方式,对正定历史文化了然于心,并积极推动隆兴寺、临济寺等文物古迹的修缮和保护,让正定的文化旅游业有了很大突破。

  总书记调研方法对我们工作的启示感悟:一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始终坚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开展调查研究,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主动深入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断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践。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善于把群众分散的意见经验集中为科学的决策,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要突出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始终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突破口。我们要有发现问题之明,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不断发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科学谋划工作找到坚实的基点。要有解决问题之智,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在解决问题中推进事业不断进步。三是要强化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曾指出,我们的任务很重,工作量很大,许多工作相互交织、相互联系,必须科学计划,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战术措施,更要有战略思维,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战略家。这体现的正是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增强调研工作的全面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透过历史看现在,立足现在把握未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推进。(许志雷)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