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离开了祖国,我们什么都不是——看《志愿军:雄兵出击》有感

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总工会组织部       字号:[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25日,人民志愿军歼灭了韩军第6师,打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战。

  这一战,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华民族,一个顽强不屈的民族,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中国,那个积弱贫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个强大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一

  中国人,虽然是农耕民族,骨子里都是桀骜不驯。

  世界上崇拜太阳的民族很多,但敢于探索太阳,甚至射下太阳的有且仅有我们一家: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洪水来了,我们大禹治水;山拦住了去路,我们愚公移山;哪怕是死了,我们仍有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我们的抗争精神是渗进骨子里的。

  是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没有抗争精神,早已和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我们驱逐的游牧民族——匈奴,横扫西方,被称为“上帝之鞭”。在西方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却被看似柔弱的南宋在襄阳城挡了40年,寸步不得进。那些想奴役我们的民族,要么被我们毁灭或赶走,要么被我们同化。

  这种事例不胜枚举。我们把抗争写成神话,告诉每一个中国小孩子;我们把抗争写进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在华夏大地一辈辈的传颂;我们把抗争融入《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在民间口口相传。

  抗争,是中国人的底色。

  二

  “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剧中的这句台词,可能孩子们没什么想法,但是却让许多中老年人泪奔。

  说实在话,当时中国人并不愿意打这一场仗。我们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陆陆续续已经打了100多年。那时候,谁都想来打我们一下,好占一点便宜。我们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立新中国。我们许多战士没有等到建国,而在朝鲜战场上流血牺牲的那些人,才刚刚享受了建国的喜悦,还在解放全中国的路上。

  从当时情况来看,我们似乎没有胜算。我们的钢铁产量、发电量等重要指标赶不上美国的零头。我们没有飞机坦克,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更别说我们有什么现代化作战经验了。与美国兵戎相见,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然而,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奔赴战场,因为,这场保家卫国之战,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

  为了子孙后代,是中国人永恒的初心。

  三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一仗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也打出了一个盛世中国。

  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安稳日子。这段时间世界冲突不断,幕后黑手挑拨离间,上下其手,使许多无辜民众流离失所。这时我们对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对所有革命先烈的奉献牺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有他们的“鸡蛋碰石头”,哪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但这并非是所有人的共识。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所谓的“公知”,为了金钱在网上不断抹黑祖国,强行为他国的卑劣行径强行洗白。抛出一些匪夷所思、颠倒黑白、居心叵测的精美、精日言论,在他们心中,月是外国圆,空气他国甜。但真正到达了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却无法过上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甚至被活活饿死。

  他们未曾想过,上下五千年,当前的西方文化中未曾孕育出强大统一、长期稳定的国家,国家,凭什么认为现在会成功?他们似乎没有看到,金钱至上的欧美文化国家问题频发,已无暇自顾,已经没有了俯视中国的底蕴。他们已然忘记,在西方民主理论的输出和干涉下,许多国家战火连天,经济衰弱,生存都成了问题。

  只有爱国,才有中国人的美好生活。

  我们可能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然而,没有祖国做后盾,我们会被一个木板挡在中国的公园之外,会因为邻国的战争失去性命,会因别人的嫉妒而被抢走所有的财产,乃至生命。

  我们应该反复告诉自己和孩子们,我们的幸福生活需要自己创造,但是离开了祖国,我们什么都不是。(向维诚)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